<th id="5f7lx"></th>

    1. <button id="5f7lx"></button>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人民日報》再次關注蘇皖山兩邊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發表時間:09-23 17:21

        《人民日報》(2022年09月23日第 11 版)



        江蘇溧陽市洑家村、安徽郎溪縣下吳村

        產業協同、融合發展——

        攜手共富山兩邊

        本報記者  何  聰  韓俊杰

        核心閱讀

        江蘇洑家村和安徽下吳村,是位于皖蘇交界處的兩個小山村。比學趕幫、攜手發展、產業協同……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蘇皖合作示范區加快發展,帶動兩個村子所在的“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開局起步。

        不久前,安徽郎溪縣“山這邊”成果展示館落戶凌笪鎮下吳村;就像商量好了似的,江蘇溧陽市“山這邊”展示館幾乎同時也在社渚鎮洑家村的一處閑置民房建成。再早一點,2019年下吳村將中心村羅市村打造成鄉村振興示范點。洑家村過來考察后,第二年就開始了改造。如今的洑家村,各項發展明顯更上了一個臺階……

        洑家村和下吳村,是位于皖蘇交界處的兩個小山村。曾經,這兩個村子因為理念不同,發展逐漸拉開差距。本報曾于1995年和1998年分別刊發《山這邊,山那邊……》《三年再訪山兩邊》兩篇文章予以剖析,引發兩地開展深入討論,兩個村子也開啟了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又刊發了《三訪蘇皖山兩邊》,再現兩地比學趕幫、攜手發展的生動實踐。

        風從海上來,潮涌長三角。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蘇皖合作示范區加快發展,帶動兩個村子所在的“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開局起步。日前,記者再次走進山兩邊,感受當地的發展變化。

        鄉村振興增活力

        合作共享干勁足

        下吳村現有15個自然村,羅市村即為其中之一。2019年,當地將羅市村打造為鄉村振興示范點,投入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如今,污水管網均已鋪設完畢,柏油路實現了戶戶通?!艾F在家家都住樓房,不僅村里有房,很多人還在城里買了房?!毕聟谴妩h支部書記蔣福金說。

        走進羅市村,一棟棟二層小樓分布在道路兩側。臨街的房屋墻面上,繪以伍子胥伐楚的故事場景,平添了幾分文化氛圍,更有新落成的紀念館讓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歷史。對此,凌笪鎮鎮長胡朝明坦言,村里要挖掘歷史文化,增加游客體驗。

        目前,下吳村對一些閑置農村房屋進行收儲,發展成民宿。記者看到,村里主干道旁的一處房屋正在加緊裝修,將于下月底開始營業,老板就來自臨近的溧陽市。而像這樣的高端民宿,下吳村還有三四家正在籌劃中。

        2019年,洑家村也很快啟動了鄉村振興建設?!艾F在兩個村聯系十分緊密,會經?;ネㄓ袩o,合作共享?!苯K蘇皖先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煜杰,作為企業代表幫扶洑家村。如今,通過多方融資建設,洑家村進行改造提升,通過“兩拆兩清”行動,在保留原有村莊風貌的基礎上,增加了果蔬樂園、精致露營等業態,吸引了大量長三角地區游客。

        在洑家村游客接待中心內,展臺上擺滿了品種多樣的當地特色農產品,村里的年輕干部,會時常進行直播帶貨。與下吳村一樣,洑家村通過宅基地改革,收儲了一些閑置農房來發展高端民宿?!叭缃竦臎毤掖?,不僅有休閑農業,還有高附加值農副產品和農旅融合項目,未來將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痹辖苷f。

        青蝦退養護生態

        修復濕地共治理

        社渚鎮有著“青蝦鎮”的美譽,而洑家村也同樣以青蝦養殖為主導產業。隨處可見的水塘邊,少不了垂釣的游客。幾年前,洑家村的青蝦養殖傳到了下吳村,這也使得下吳村村民在種植茶葉之余,多了一個增收渠道。

        可最近,下吳村卻決定退養3000畝青蝦?!拔覀兾挥谔炷亢纳嫌?,青蝦養殖會導致水體含磷?!笔Y福金說。為此,下吳村與天目湖旅游公司簽訂合約,退養3000畝青蝦?!巴损B的水田統一流轉給村集體后,再轉租給公司用于種植高標準水稻?!?/span>

        如今,下吳村茶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萬多畝,除了傳統的黃茶、白茶外,還引進了品質更好的奶白茶。在種植大戶吳定義的家庭農場里,綠油油的茶樹布滿了山丘?!艾F在溧陽的一號公路穿過了下吳村,交通越來越方便?!眳嵌x說。如今,他家的茶葉種植面積達到200多畝,每到采茶季節,前來采購的游客絡繹不絕,銷路不成問題。

        而在洑家村,分割村莊和田園的道路上,運輸車川流不息。袁煜杰告訴記者,溧陽市水源辦每年要拿出1億元,對生態濕地進行修復,這是正在進行的朱漕河流域二期治理的一部分?!皼毤掖逡餐损B了青蝦,在原先的水塘種植芡實、紫蓮等水生植物,以恢復水質?!?/span>

        洑家村現有茶園2500畝,年產白茶7.5萬斤。去年僅茶葉一項收入就達到1650萬元。通過注冊農業發展公司,洑家村打造了白茶、蔬菜等農產品。退養青蝦后發展的水培產業,產值也已達300萬元,帶動了村集體和農戶增收。

        產業協同齊發展

        共建共享共富裕

        郎溪縣的梅渚鎮,和溧陽市的社渚鎮,僅從名字上看就十分相似。近年來,這兩個相鄰的鄉鎮,分別建設了蘇皖合作示范區梅渚先導區和社渚先導區。

        2018年11月,蘇皖合作示范區規劃正式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成為以縣(市)為單位、以生態為底色的跨省合作區,并明確將梅渚鎮與社渚鎮,以及安徽廣德市邱村鎮一并列為合作示范區的先導區。如今,梅渚與社渚兩鎮達成共識,謀劃在接壤區域劃定“共建示范區”,探索打破行政區、共建經濟區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建共享。

        作為一家主營電梯配件研發、制造和銷售的公司,安徽宣城市華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行業龍頭企業?!肮镜娜腭v帶動了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梅渚先導區現在可生產電梯產業8個子系統中的4個?!崩上洕_發區副主任姚大江介紹。

        而在素有“電梯安裝之鄉”的溧陽市,特別是社渚鎮,擁有大量具備資質的專業勘測、設計和施工單位及專業施工人員,各種專業技術人員充足。為此,華菱精工的子公司安華精工,選擇落戶在社渚先導區?!斑@個項目的落地,離不開溧陽在電梯安裝方面的帶動,是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最好的體現?!痹辖苷f,今后將繼續在兩個先導區產業協同上發力。

        “現在,山兩邊的發展都越來越好,差距也越來越小?!毕聟谴宕迕穸〗疰犯锌?,30多年前,她從洑家村嫁到了山這邊。30多年后,女兒又嫁到了山那邊?!半S著安徽202省道與溧陽一號公路無縫對接,女兒回溧陽只要20多分鐘?!?/span>

        伍員山依舊聳立,連接山兩邊的公路卻愈發通暢,共同富裕的道路也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柳生】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