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南譙區全方位對接南京浦口區,攜手“近鄰”跨界合作, 加速推進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
“譙”者,“瞧”也,瞭望之意。
在皖東門戶滁州,一座城區正“瞧”著滁河對岸的“近鄰”——南京。
名中有“譙”、東南而望,這就是滁州市南譙區。
滁州南譙和南京浦口,一河之隔,既是“好鄰居”,又是“合伙人”。
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滁州南譙區立足“零距離”,緊扣同城化,在產業、科教、交通、服務等領域全方位對接南京浦口區,開展跨界合作共建,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合作共建跨省示范區
大型塔吊揮舞巨臂,運輸車輛穿梭忙碌,大型機械設備隆隆作響,建筑工人緊張有序施工……
飛利浦智能家電產業園,是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南譙片區首個100億元項目。國慶假期,建設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我們創造了一個奇跡!自今年3月開工以來,克服了高溫、疫情等帶來的不利影響,一期工程將比原計劃提前一年投產?!憋w利浦(滁州)項目負責人夏江說。
“飛利浦速度”,離不開當地的幫扶,也是南譙與浦口兩個“好鄰居”跨省合作結下的“碩果”。
“我們與浦口區共建50平方公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合作成立滁州南浦合作開發有限公司,雙方按照8∶2出資,7∶3收益分成,‘不算小賬算大賬’,為兩地產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背菽掀趾献鏖_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南譙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國斌說,兩區按照“浦口推薦、聯合招商、共同研判、產業協同”合作機制,在南譙區先行規劃1000畝“飛地”,采取共招、共建、共享等模式打造特色園區。
截至目前,累計引進總投資100億元的飛利浦高端智能家電產業園、50億元的博晶半導體顯示、20億元的弗我電子霧化組建等10多個項目。
為快速、高質量承接產業,南譙區按照企業的要求建設標準化廠房,前兩期22萬平方米陸續完工交付企業租用。
隨著華瑞微、華諾、亞芯微等半導體企業陸續投入生產,一個半導體產業集群在南譙區逐漸形成。
“除了發展智能家電、半導體、新材料等產業,這里還被賦予打造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綠色發展樣板區、寧滁城市融合發展試驗區?!睂幊‰H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副主任吳磊說。
公交無縫對接、醫療定期交流、教育引進合作、交通互聯互通……南譙區與浦口區簽訂城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地交通、水利、教育、衛生、環保等24個部門分別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先后聯合開展疫情期間卡口管控、建筑垃圾管理整治、文化聯合執法、滁河共同保護等專項行動,共同舉辦老山國際文化旅游節、高層次人才創新能力提升研修班等活動,實現44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打造長三角“七彩菜園”
國慶期間,沿美麗的江淮分水嶺風景道行至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境內,于嶺脊山道邊遠眺,漫山遍野的茶樹,加上麻櫟、板栗及各種風景樹,宛如茶山碧海一般,賞心悅目、沁人心脾。
茶山環抱的一處山洼里,一排排清新別致的民居鱗次櫛比、錯落有致,“井楠茗宿”宛如世外桃源,迎接八方游客。
經過多年發展,井楠村已發展茶葉種植面積1萬多畝,年產茶葉30萬公斤,從事茶產業的人口達1200人,“西澗春雪”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2021年,井楠村實現茶葉訂單銷售超68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
一業興,百業旺。依托茶產業,井楠村借力宅基地改革試點,按照“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發展思路,探索“農戶+村集體+社會資本”模式,以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為突破口,集中流轉了43戶7000平方米閑置住宅和1.5萬平方米閑置宅基地,與井楠生態文化旅游公司共同開發“井楠茗宿”項目。
隨著茶文旅產業的不斷融合,區鄉村振興學院、茶香食堂、茶香半島等一批重點項目紛紛落戶井楠,萬畝茶葉觀光園、鄉村貿易市場相繼開放,200平方米黨建特色墻繪,茶文化館、鄉村影院等一批公益設施相繼落成投運,23公里茶文化旅游環線吸引大批自駕游客慕名而來。
南譙區圍繞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打造“七彩南譙”,即白色的滁菊、綠色的茶葉、栗色的香菇、金色的水果、銀色的水產、青色的蔬菜、紅色的山芋。
其中,中高端滁菊種植已達3萬畝,以大柳鎮為核心,開發出菊花眼罩等產品,打造滁菊特色小鎮,并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開展滁菊提純復壯新產品開發和育苗繁育示范基地建設;4.2萬畝施集茶葉以“西澗春雪”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利用為重點,與中茶所合作建設高質高效機采和“雙新”示范基地,推動南譙茶葉品質和畝均效益雙提升;利用擁有全國最大的麻櫟林這一特有優勢,發展香菇產業,打造南譙區“麻櫟菇”加工產業園,并推廣到全區30個村,成為富民強村主導產業,目前已成為全省食用菌發展重點縣(區)。
“南譙區以全面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為抓手,聚力打造江淮分水嶺風景道‘一環兩帶’鄉村振興示范區,今年重點謀劃鄉村振興項目31個,涵蓋產業發展、生態宜居、改革示范等5個方面,投資總額約27.17億元,建成后將為南譙農村帶來質的飛躍?!蹦献S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司義黨說。
近年來,南譙區以滁州市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試點為契機、以盤活農村“沉睡資產”為抓手,通過“宅改+”方式,多方位探索利用閑置宅基地新模式,催生發展了一批農業農村新業態。
構建百姓文明幸福家園
“打竹板,聲聲高,陳規陋習要改掉,精神文明步步高。社會文明前景好,群眾生活樂淘淘……”9月28日晚,在南譙區烏衣鎮雙洪公園,一場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的“譙梁夜市”文藝演出正熱鬧上演。當地群眾和文化志愿者以自編自排自演的快板、小品、舞蹈、歌曲等文藝節目,喜迎國慶佳節,禮贊美好生活。
在“譙梁夜市”上,套圈小游戲、普法宣傳、暖民心便民服務、地方特色農產品展銷等活動讓群眾在收獲快樂的同時,也讓移風易俗入耳入心。
“此次移風易俗專場活動是南譙區打造的特色文明實踐活動品牌——‘譙梁夜市’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引導廣大群眾革除陳規陋俗,倡導文明新風,讓崇德向善、勤儉節約、崇尚科學、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風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蹦献S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司學軍告訴記者,“譙梁”借助諧音搭建橋梁,寓意打通新形勢下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引領、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從今年4月首場活動開始,每月舉辦3場,每場一個主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政策,提供便民服務,讓身邊典型“活”起來,讓文明實踐“動”起來。
近年來,南譙區以滁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引領,全面提升城鄉面貌、改善群眾生活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以滁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推動力,實現城鄉人民群眾精神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并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達到善治目的,構建起人們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美好“家園”。
2018年以來,南譙區共完成25個老舊小區、11個農貿市場、16條背街小巷、13個安置小區地下車庫改造等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為滁州市以全省第一的好成績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同時,全區聚焦群眾期盼,深入實施“紅色匯治”工程,推進“多網融合、一網統籌”,在街道社區設立343個“紅色網格”,健全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實現社會治理難題分層分級處理。投資2000多萬元在全市率先完成“紅色匯治”智慧化平臺和社會治理現代化一期工程融合,實現平臺數據互通,完成全區上下社會治理閉環管理,在社區網格節點、人流密集區域,設立“紅色驛站”24個,開展便民服務。
為培育文明新風,南譙區提升全區9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涌現出“小城大愛 愛心商圈”“幸福照相館”“香樟樹下”“小武說書”“學文大鼓”等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
■ 記者 羅寶 王弘毅